處事風格

三國時��的其他第一代君主一樣,孫權也很會用人,並且在納諫方面做的更好,還會認真聽取反面意見。同時也很有戰略眼光。《三國志》記載吳國大臣對孫權的評價: 「提魯肅於凡品,是其聰也;拔呂蒙於行陣,是其明也;獲于禁而不害,是其仁也;取荊州而兵不血刃,是其智也;據三州虎視於天下,是其雄也;屈身於陛下(曹丕),是其略也」,雖然難免溢美之辭,但概括的還算全面。孫權接掌領導權之初,「以兄事瑜」,對周瑜信任重用。周瑜死後,對魯肅呂蒙陸遜等將領都信任重用。《三國志》記載孫權曾經說過:天下無粹白之狐,而有粹白之裘,眾之所積也。……故能用眾力,則無敵於天下矣;能用眾智,則無畏於聖人矣。」但是孫權在立國稱帝以後,數次與蜀國東西呼應、分別率師北上,惟多以失利告終。晚年寄望與遼東公孫淵聯軍,最終仍未如預期;遂以長江為險,與魏、蜀長久分治。《三國志》記載孫策生前曾評論孫權的能力特質:「舉江東之眾,決機於兩陣之間,與天下爭衡,卿不如我。舉賢任能,各盡其心,以保江東,我不如卿」。早年積極對外的孫權於晚年趨於保守,信任親屬、成立特務機關、立嗣問題,導致北方的魏晉可以逐個擊破,先滅蜀後滅吳。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5%AD%99%E6%9D%83


生平
孫權15歲被舉為孝廉、秀才,任陽羡(今江蘇宜興)長,代行奉義校尉,隨父兄征戰。200年孫策死,孫權襲職,在張昭、周瑜等協助下,很快就穩定了局面。東漢王朝封他為征虜將軍,兼領會稽太守。從此,他實際上成為江東統治者。208年,孫權領導的東吳軍事集團聯合劉備集團於赤壁打敗曹操軍隊,奠定了「天下三分」的局面。213年正月,曹操再次親率大軍南侵,據《三國誌》記載:「望權軍,嘆其齊肅,乃退,謂『生子當如孫仲謀』」。219年10月,擊敗駐守荊州地區的關羽軍團,成功收復被劉備集團佔據多年的戰略要地,封閉了蜀國的東南出口。222年,在吳蜀夷陵之戰中,大敗劉備親自率領的復仇大軍,使蜀國的精銳部隊受到重創。此戰役後,蜀國停止了與東吳爭奪東南出口的戰鬥,兩國的邊境地區恢復和平。魏國立國後,向魏文帝曹丕稱臣,被曹丕拜為吳王,受九錫。229年稱帝。孫權稱帝後,設置農官,實行屯田,平定山越,設置郡縣,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。在此基礎上,他又多次派人出海。230年,他派衛溫等航行到達夷州(據說為臺灣,但沒有直接的根據)。242年,他又派聶友等航行到海南島,加強了這裡和大陸的聯繫。此外,他還派人到朝鮮、越南、柬埔寨和南洋群島等地,共100多個國家,擴大了吳國的政治影響。在晚年的孫權「多嫌忌,果於殺戮」,使本已凸顯的內部矛盾更加複雜化,其身後的吳國最終淪落為黨爭劇烈、暴政盛行的黑暗王朝。

http://hk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7007061201648



本文出自: 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012052605526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樊雅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