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時,��民党設在島上的“海南防衛司令部”系由國民党瓊崖保安司令薛岳的屬下以及逃到島上的余漢謀部和“海南行政長官”陳濟棠的部隊三方組成的。轄有陸軍5個軍共19個師、海軍第3艦隊及海軍陸戰隊1個團。配備有各型艦船5O艘,空軍有第1、3、5、2O大隊,計戰斗机、轟炸机和運輸机42架。“海南防衛司令部”的三軍總兵力約為10万人。雖然在全中國迅速被解放的隆隆炮聲中,海南守敵已成惊弓之鳥,惶惶不可終日,但是,薛岳自持有海峽屏障,又占据著海空軍优勢,加緊部署构建環島立体防御工事,以圖長期固守。

  薛岳的“海南防衛總司令部”在島上的兵力分布為:以32軍為主編成第一路軍,重點擔負瓊東區的防衛任務;62軍、暫編13師、教導師和瓊北要塞縱隊編為第二路軍,擔負瓊北區的防衛任務、4軍、64軍編為第三路軍,擔負瓊西區的防衛任務;63軍、瓊南要塞縱隊和海軍陸戰團編為第四路軍,擔負瓊南區的防衛任務。而其海空軍的主力大部配備在瓊北地區,以在戰事爆發時立即封鎖解放軍的進攻通道瓊州海陝。

  為了保證“后方安全”薛岳還命令島上守軍加緊清剿我軍瓊崖縱隊,并摧毀該縱隊的根据地和游擊區。

  薛岳在瓊島构成了環島立体防御体系后,曾得意洋洋地用他的字號“伯陵”將這個防線命名為“伯陵防線”,聲稱其“固若金湯”。

認為海南島在將軍手上丟掉的說法並不確實,海南島在抗戰勝利後編為特別

行政區,行政長官為前農林部長陳濟棠上將,但海南島本身並無正規野戰軍駐守

,只有一個徵兵單位(師管區?),千餘直屬官兵及民團,連島上勢力薄弱的馮白駒

(後為海南省人民政府主席)部共軍都無法剿滅.卅八年大局逆轉,海南島地位日

形重要,故有六十二軍容有略部派赴海南島之舉.後六十四軍在瓊重建,劉安祺兵

團青島撤退後經臺調防海南島,下轄趙琳卅二軍(原商震嫡系,後由中央軍吸收,

劉安祺兵團部撤退後改歸李玉堂掌握),葉佩高五十軍(在山東新成立隊伍).但該

兵團主力五十軍後調廣州掩護撤退被殲滅於陽江,僅一團由雷州撤出,劉司令官

突圍.此時在瓊指揮官除陳濟棠長官外尚有廣東省政府主席薛岳上將,並受東南

軍政長官公署遙制,海南島雖地位重要但駐防部隊除卅二軍外多殘破不全,等於

無兵可守.共軍登陸時各路國軍紛紛失利,政府為保全實力不得不將部隊撤運來

臺,此為當時國軍整體戰力及士氣問題,若共軍有能力攻臺想亦如此,非政府故意

放棄海南島.海南島失守的責任豈能率爾歸究於薛主席.

桂系的作戰構想為防守整個長江防線,不幸上海會戰及湖南局部和平使李白美夢

落空,華中剿總部隊於是南下開往兩廣,但途中節節失利,於是總司令白崇禧上將

決心向海南島撤退,不過此議並不為一些高級將領認同而有第一兵團黃杰部不遵

節制退往越南之舉.其餘部隊在桂粵交界為四野截斷殲滅,只有少數部隊各別開入

雷州半島及越南.李宗仁回憶錄中大批蔣總統為消滅派系而放棄海南島並不確實,

李代總統其時已赴美養病並未直接指揮故不知詳情,守海南島部隊皆為粵軍殘部及

中央軍,華中剿總的兩個桂系兵團(張淦徐啟明)及滇系魯道源兵團在海南島失守前

即已潰滅.皆未撤入海南島.

薛岳在歷史淵源上與桂系少有瓜葛,北伐初期亦在第一軍任師長,後來才調第四軍.

故與張發奎並無密切關繫.後來雖任張發奎第四軍副軍長,但在張發奎黃琪翔率師

入廣東之前即已脫離張部,後於北伐時另編一第五軍受國府指揮(第四軍有二:一為

參加前期北伐的第四軍,後由軍長張發奎帶入廣東被殲,再由李宗仁撥桂軍部隊重

組於廣西,後成第四軍正統,下野後由吳奇偉統率接受中央改編;二為北伐時留粵部

隊,後由陳濟棠統率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;第五軍原為李褔林部粵軍,後於北

伐時留守廣州因力量小自動消滅,番號給薛岳.北伐後國軍整編第五軍改師.之後該

番號給中央教導部隊兩師,軍長張治中.後該軍擴編,另於雲南新建第五軍,皆為中央

軍),薛將軍之後即在國府服務,於剿匪戰事中迭建殊勳.抗戰初期任第九戰區司令長

官兼湖南省政府主席.勝利後一度出任徐州綏靖公署主任,後調總統府參軍長,戡亂

末期調廣東省政府主席.後由海南島搭機來臺,任總統府上將戰略顧問,光復大陸設

計委員會委員.升一級上將.若說薛上將於最後關頭投向桂系實為不妥.而且時任兩

廣綏靖主任(?)的張發奎二級上將亦非桂系,戡亂時不受該系控制.海南島淪陷後居

港.民國六十四年總統去世時專程來臺悼唁.

有更多史料請上http://www.millionbook.net/jun/xs/qiangghn/001.htm

參考資料 http://www.millionbook.net/jun/xs/qiangghn/001.htm
以下文章來自: 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405110514310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樊雅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